热门推荐:

第287章 大就是正义,大就是信仰!

  明代首功制与事功制之争论由来已久。之所以在中后期首功压倒事功,也只是无奈的选择。

  两种制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不是今日所需要讨论的。既然皇帝要求实行事功制为主、首功制为辅,想必其肯定是已经权衡过代价了。

  应皇帝“军功制度简化”的原则,众人最终决定将军功粗分为三等:破阵功为第一等,固守功次之,斩首功为末等。

  军功以集体功为主,实行二级分配制度。如首功的赏格,短时间内并不会明显缩减,只是将赏格分成两份:四成用于参战单位均分,六成由基层军官根据每一名士兵的战场表现实行差额分配。

  队长报功,需要所有队员签字画押;哨长报功,需要所有队长签字,以此类推。

  对军功分配有异议的,允许越级匿名举报,最高可以把官司打到御前。个人可以向兵部衙门或者南镇抚司衙门提交举报材料。

  由于李成梁等地方将领谎报军功成风,大明朝廷对于如何核验军功的真实性,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甚至验功的严格程度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但繁杂的流程,不仅会抹杀掉将士们的军功,更大的弊端是走完这一套流程,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数年的时间。

  这既是朝廷行政效率低下的表现,也可能是由于财政困境故意拖延而导致的,这极大地打击了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所以,朱由检开创性地提出了“军功预支付制度”:朝廷首先根据主将提交的报功奏疏,下发七成赏赐;核验后,再决定要不要下发另外的三成,抑或是对谎报战功的主将进行追责。

  其实这些制度并非多么先进,之前的皇帝无法实行,而朱由检可以实行,无非就是他对手底下的将领给予了更高的信任度而已。

  当然,秉承“责权一致”的原则,更高的信任度也意味着将领们需要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负责。

  监军太监这一关键角色得以保留,他们拥有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的权利。

  但朱由检不允许他们干涉具体的军事行动,也不需要他们用“打小报告”作为威胁,干涉军事、索要财物等,将领同样拥有举报监军太监的权利。如果监军太监触碰了这两条红线,一经核实,杀无赦!

  宫中潜规则:太监办砸了差事,就是个死,毕竟太监其实是低人权群体。朱由检本人对宫女、太监还算不错,驱使他们更多的是使用正向激励的手段。

  为了让监军太监卖力干活,太监有纠出军中违法乱纪、谎报军功事的,直接由内廷下发赏赐,可累功升职;

  而为了防止他们胡乱攀咬,军中无事或者立功的时候,监军太监作为军队的一员,拥有分享一份基本军饷、战利品或者赏银的资格。监军太监只能汇报不法事,不能为军队报功,不得干涉将领的升迁。

  所有的制度都是基于现实、为现实服务的。首级军功制成为主流,是因为文官朝廷对军队的天然不信任;监军太监的存在,是皇帝对将领的不信任。

  而朝廷和皇帝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是一代代的将领作出来的。将领这样做,又不全是出于对进步的渴望,很可能军队已经到了缺了朝廷的封赏就无法维系的地步,这又是由于财政崩溃所导致的。

  如果明军一直吃败仗,那么今日朱由检所谓的军功制度改革就是无稽之谈,但连续的军事胜利,给了他实行军功制度改革的基础。

  朱由检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仗是如何打赢的,天时地利人和他似乎啥都不占!

  军功制度的讨论,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制度都是现成的,戚继光等名将制定好并且写进书里了,又有在场的朱燮元、袁可立、赵率教等一线指战员现身说法。

  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实战之中用上了不同的记功方法,只是在上报朝廷的时候需要糊弄一下,本身是各论各的。所以只需要朱由检定调,大家抄作业,再各抒己见,查漏补缺就好了。

  但关于主力装备的讨论却意外地困难,大家足足吵了三天,又经过了多轮校试射,才最终敲定了一个所有人都不太满意,但终归能够接受的方案。

  争论的焦点说起来挺可笑:以孙承宗、徐光启、孙元化等为首的理论派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信仰“巨舰大炮”理论,认为那些杂七杂八的灭虏炮、大将军炮之类的,就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了,大就是正义,大就是信仰!

  而实战派的赵率教却觉得这几个人的言论太过弱智,这小炮好不好用,他们在前线打仗的能不知道嘛?!

  这种问题压根就不应该让这些坐而论道者来讨论。最让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他的老上司孙承宗也会支持这样的观点?

  朱由检其实也很矛盾,他知道世界火炮发展史一直都有口径与速射之争,追求大口径一直都是火炮发展的主要路线。

  速射炮,以及找到口径与射速平衡,已经是后科技时代的事情了。大明现在连定装炮弹都没整明白呢,谈何速射?!

  而徐光启等人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接下来收复辽东的战役,势必是要以攻城战为主的,攻城的时候,中小型火炮不堪用,而巨炮在守城方面的表现也要更优越;

  至于野战的时候,不是还有车营和骑兵嘛?用步卒野战是条邪路,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灭虏炮、大将军炮是大明的本土火炮,在大明现役火炮里面属于是爷爷辈的老家伙,其战场上的正宫地位,已经基本被那两位西洋的妖艳贱货给取代了。

  她们分别是前装高倍径精确射击重型加农炮“红夷大炮”,以及后装速射子母炮“佛郎机炮”!

  当然,至今仍旧活跃在战场上、饱受好评的本土火炮,还有轻型迷你“虎蹲炮”,几十斤的重量,即插即用,可以单兵抱行。

  就在众兵家争论不休的时候,财神爷冷哼一声,说道:“你们是不是对大明的财税状况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算要选,那也是选保有量最大的几种火器啊!你们以为重铸不花钱啊!”

  毕自严的话让有些上头的朱由检瞬间清醒过来,其他人也被他的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众人幽怨地看向皇帝,似乎在责怪他把大家的思绪给带偏了,他们要选的,一直都不是最好用的火器,而是最有性价比的火器啊,大明太大了!

  最终,众人敲定了六款主力火器共十三个分型,分别是:火绳枪、三眼铳、日本大筒、虎蹲炮、佛郎机炮、红夷大炮。

  而其他的,诸如迅雷铳、子母铳、涌珠炮、灭奴炮、将军炮、火箭、万人敌、一窝蜂、五雷神机、火龙出水等,则因为太落后或者太先进而被淘汰!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推荐阅读:

文昌小说网提供了签不了约创作的《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87章 大就是正义,大就是信仰!在线免费阅读。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