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286章 事功为主,首功为辅,非军功不袭爵,遴选主力装备,对齐颗粒度

  己巳之变时,皇太极陈兵北京城下,为了激励三军奋勇作战,朱由检颁布的诏令是:有擒杀奴酋皇太极者,封国公,世袭罔替,赏黄金万两、良田千亩!

  黄金万两、良田千亩,价比白银二十万两,说实话,多少还是有点心疼的,但朱由检还是咬咬牙给兑现了。

  赵率教因此一夜暴富,国公之赏他推脱不掉,那么多钱却怎么也不要,于是他将田亩转手出售,将钱财分成若干份,散给了跟随他出战的各个将领,自己则留了百两黄金、五十亩地交给家里人。

  他的做法当即遭到了猛烈的弹劾,面对弹劾,赵率教当即上书认罪,说愿意用爵位来顶罪,朱由检当即召他来问罪。

  文渊阁内开小会,阵仗却很大:在京的几家顶级勋贵,施来凤、李国棤、毕自严、朱燮元、孙承宗、袁可立,内阁六位阁臣都来了,另外徐光启、李邦华、孙元化等军事领域的特殊人才也皆尽到场。

  原本心里就有几分忐忑的赵率教一进来,见到如此这般大的阵仗,整个人腿都软了,他就想辞个爵而已,总不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吧!

  “赵率教,你这厮怕不是在打仗的时候被建奴锤坏了脑袋吧?私馈军队,你想要造反么!”袁可立见赵率教到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众人静静地看着老头表演,没有插话,就连朱由检也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一幕,大家都在当笑话看,但赵率教却好像当真了,他扑通一下跪在御前,颤颤巍巍地说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翻了个白眼,他想不通自己这是命犯太岁了还是怎么着,手底下的大臣顶个能搞事!不过今天还是办正事为主,就不折腾赵率教了。

  他平静地说道:“子贡赎牛的典故不用朕教你吧,你这刚封的国公,如果让朕给削掉了,你让天下人怎么想?

  你若是觉得受之有愧,那就多打几场漂亮仗就好了。你现在不也才六十岁出头嘛,正是拼搏的年纪,朕也没撤你的军职。反正你也封无可封了,以后立了功,朕最多赏你点金银布帛什么的,这一来二去不就妥帖了嘛?

  行了,别跪着了,找个空位置落座吧。对了,你派人送出去的钱,朕派人去拦截了,你要是嫌钱多,就当个赵大善人,给流民乞丐施个粥什么的。

  军中的赏赐你就别乱插手了,省得落人口舌,那些言官总得找点事情做的,不然怕自己不干活被裁掉,朕要是一直不理他们,等下又怪朕刚愎自用了。”

  赵率教懵逼来懵逼去,懵逼地坐在了英国公张维贤的身边。朱由检把这一大帮重臣召来,事先并没有告诉众人所议何事。

  朱燮元、孙承宗等大概猜到了什么,张维贤则是亢奋异常,但很显然他猜错了,他还以为皇帝召集大家来是要讨论进军辽东、准备收复失地呢。

  而他日常总是做各种琐事,都没有亲自参战的机会,他以为这一次皇帝终于开窍了,决定让他领兵了。

  朱由检叫大家来,当然不是为了整顿大家仪容仪表的。

  “今日讨论三件事。”朱由检晃了晃手指,开口道:“第一件事,讨论出一套规范的记功章程,要求事功为主,首功为辅,凡所措置,皆以提振军队战力为根本;

  其二,今军中火器品类淆乱,仅《武备志》所载,已逾百八十种。其弹丸之制、装药之数、操用之法,各殊其式,无有定规;

  如此则诸军协同为难,军需供亿愈繁;火器用之无法,耗损必增而火力减;更有炸膛之虞,徒伤士卒;

  朕意令诸卿议择十数种火器为军中常用之器,余者尽收而熔铸再造。若军中确有特需,许留少量特种火器。然此等火器不入朝廷军需之籍,其采买、修缮诸事,悉由各军自行料理。”

  “其三!”朱由检目光凌厉,语气变得严肃:“当谨守‘非军功不授爵’之铁律,尽汰无勋而得爵者。其世袭之爵,必令嗣子经考校方许承继,试以文武艺业、军功履历;即宗室授爵,亦当遵降等袭爵之例,不得滥越。”

  前面两条,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思索、消化皇帝的用意,第三条话音落下,众皆哗然!

  张维贤最先按捺不住,急忙喊道:“请陛下三思!”

  “陛下可是要削藩?恕臣直言,如今天下并未平定,内有流民作乱,外有强敌环伺,陛下此举恐致大祸!此乱命也,臣不奉诏!”元辅孙承宗慨然道。

  “陛下此举确是欠缺考虑了。或可以为新规,然用于旧爵,多少有失宽宥。本朝虽以军功授爵为主,但并未有过所谓‘非军功不授爵’之铁律,或许是陛下记错了。”朱燮元也持反对意见。

  “我真傻,真的,让一群勋贵跟我讨论限制勋贵的事情!”朱由检目光低垂,看向自己的鼻子,感觉这鼻尖好像有点红红的。

  朱由检勉强笑了笑,给自己挽尊道:“朕说了,今日是为了讨论这三件事,并未定调。不过也是奇了怪了,这第三件事有何不妥啊?若是勋贵不加限制,纵容子嗣自甘堕落,于己、于大明都是不利的吧!”

  “宁国公?!”朱由检没等众臣与他辩论,便突然喊道。

  “臣在!”魏忠贤的侄孙魏良卿原本已经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了,没想到还是被揪了出来。

  朱由检坐在椅子上,敲了敲桌,看着站没站相的魏良卿,一脸疑惑道:“玄国公戎马半生,累功无算,这才封的国公,余者乃是开国功臣之后,你祖上三代庶民,年纪轻轻的,又是立了什么功劳,得以位居国公之位啊?!”

  “臣,臣…”魏良卿额头冒汗,他来之前,他叔公魏忠贤就警告过他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皇帝并不宠信他的这个叔公,要他在会上谨言慎行,最好全程不要说话,也不要得罪任何人,哪怕对方的爵位比他小。

  这些他都做到了,可惜这场会既然叫了他这种货色,就是给他开的专场,他哪里能逃得掉。

  魏良卿一咬牙,豁出去说道:“启禀陛下,臣因重修三大殿,以及宁远之战挫败奴酋有功,因而封爵。”

  “徐侍郎,薛尚书不在,你为代工部尚书事,你说说,这修建三大殿是魏良卿的功劳吗?朱尚书,朕不知兵,请问这宁远之役是魏良卿带兵打赢的吗?!”

  魏良卿面色惶然地看向这两人,只见徐光启摇了摇头,说道:“三大殿乃是先帝亲自督造,与宁国公无关。”

  朱燮元根本没看魏良卿一眼,言简意赅地说道:“宁远之役,袁崇焕为首功,更有将士奋勇杀敌之功。”

  “魏良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朱由检沉声道。

  魏良卿慌乱扭头,左右看,却始终寻不得魏忠贤的身影。他叔公该不会已经被陛下杀掉了吧?魏良卿越想越害怕,腿一软倒在地上,他哆哆嗦嗦地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臣实无功,但向来恪守本分,亦未曾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啊!陛下不可偏信那些文官的一面之词啊,他们毁谤我啊!陛下,臣与魏公公忠心耿耿啊!”

  “拟旨:宁国公魏良卿不立寸功,窃居高位,天理难容,即刻削爵为民,家产充公!废安平伯魏鹏翼、东安侯魏良栋爵位!魏良卿,你可服气?!”

  魏良卿惊出一身冷汗,他敢说不服气嘛?那么大一个爵位突然没了,他的眼角都在发酸,不过没死就好,没死就好。他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不傻,皇帝不杀他,说明他的靠山还没有倒。

  什么爵位都是虚的,只要魏忠贤还活着,就有他的荣华富贵;魏忠贤要是死了,就算他封王了,也是死无葬身之地!

  “草民叩谢圣上不杀之恩!”魏良卿恭恭敬敬磕了个头,当着众人的面把自己身上的礼服给扒了下来,迭好衣服放在地上,再摘下头冠,摆在其上。

  “是个识时务的。”朱由检暗自点头,心想这厮倒也未必没有培养的价值。

  “陛下,这魏忠贤……”正在拟诏的孙承宗突然开口,话说半句,还未离场的魏良卿耳朵竖起,整个身子都绷直了。

  “魏忠贤我还有用!”朱由检很直白地说道。他平时跟魏忠贤也差不多是这样说话的,跟这种老奸巨猾之辈,哪里有什么真情可言,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废他这些亲戚的爵位,朱由检事先跟魏忠贤说了,魏忠贤不敢有意见。

  朱由检很明白地告诉他:“爵位这种东西,不是你们家可以贪图的。你活着的时候没事,那如果你死了呢,到时候你的这些侄孙被言官群起而攻,你信朕会死保他们吗,还是到时候你的党羽还会站出来保你的子嗣,你是个聪明人,这些道理应该不用朕掰碎了跟你讲吧?!”

  这魏忠贤确实是有取死之道,朱由检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一时的权势真的能让人膨胀到这个地步么。按理来说,魏忠贤能够成为“九千岁”,就不是个傻子,但他又有什么底气去保证这种荣华富贵可以在他的家族延续下去?

  就算他混成了晚唐时期可以废立君主的权阉,问题是他已经老了啊,还能有多少年好活?他的这些亲戚有什么能耐,可以传承他的权势?要知道,权力传承是个世界性难题!

  谈笑间,废了一个国公,众勋贵一时之间有些沉默,他们怀疑皇帝这是不是在玩杀鸡儆猴的把戏,但倒阉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所以大家也并没有出言阻止,要不是皇帝护着,他魏忠贤早就死了!

  朱由检自己并没有给外戚封爵,目前还活着的被封爵的外戚有:熹宗懿安皇后张氏之父太康伯张国纪,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之侄武清侯李诚铭。

  李诚铭就算了,懿安皇后还在呢,她那边的亲戚,皇帝也敢动?!

  外戚的爵位本就难以传承,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就剩两个了,并且也就有个名而无实权,众人觉得皇帝要把这些都清算掉,未免就有些不太近人情了。

  皇帝大义灭亲之举诚然可贵,但是现在可以废掉外戚,他们没有反对,改日皇帝又说他们子嗣没有军功或者军功不够,所以不能袭爵,这谁受得了?

  皇帝又没有明确立什么样的功劳可以继承,就算定了规则,以后难道就不会改了吗,如此一来,所谓的世袭罔替不就成了笑话?

  目前大明拥有世袭罔替爵位的勋贵有二十七家,包括新贵玄国公赵率教、东江伯毛文龙,但亲王有二十五位,郡王数量在二百六十位,涉及三十个藩国。

  会不会引起又一次靖难之役,大家谁都没有底,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瞎折腾,反正现在的日子还过得去。

  最后,朱由检的第三条无人支持,只是剔除掉了魏忠贤一系的勋贵,无奈他只能搁置争议,让大家先讨论前两条。

  朱由检不甘失败,他威胁道:“你们各家的嫡长子孙都送到军中历练,不然别怪朕到时候卡你们的袭爵诰命和敕书!”

  这点大家还是很给他面子的,众勋贵齐声道:“臣等谨遵圣命,不负陛下厚望!”

  唉!朱由检抱着手臂生闷气,理智上来说,他不可能事事都能做成的,他的想法有可能是错的;也有可能是对的但不符合某些人的利益、没有足够的力量推行下去;再或者强行推下去,反倒惹出祸来。

  但他总觉得自己做这事没有私心,是为了大明的强盛,又不是为了他自己家,大家不支持他就是不理解他,他心中难免失落!

  众臣开始讨论皇帝提出的这两个命题,同时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去看皇帝,大家知道皇帝不开心,不过也习惯了,皇帝这样就是这样的,过两天他自己又会乐呵起来的。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推荐阅读:

文昌小说网提供了签不了约创作的《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86章 事功为主,首功为辅,非军功不袭爵,遴选主力装备,对齐颗粒度在线免费阅读。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