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291章 好好干,好日子在后头呢!

  朱由检发现自己又没钱了,明明今年的财税收入还算可以,折色和实物税大概能有个三千五百万两这样。再算上他做的一些小生意,今年内帑勉勉强强能有个五百万两的收入。

  不过银子只有二百万两,其他的是二般等价物,如粮食布帛什么的。

  没钱了,他下意识就觉得有人偷拿了他的钱,结果最后一查账才发现,这每一笔钱还都是通过他签字盖戳才批出去的,真就是邪了门了!

  他发现此事的契机是:顺天府尹报告顺天府和北直隶各府闹蝗灾,蝗虫把百姓刚冒芽的冬小麦给啃了;就连皇帝的皇庄,皇后的脂粉田都给啃了,那就很可恶了。朱由检于是批复让户部拨款收蚂蚱和蚂蚱卵,结果被毕自严给驳回了。

  他说以往确实有官府出钱收购蚂蚱的情况,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最主要的是朝廷的财政经不起这般花了。

  朝廷实收白银一千八百万两,至少需要撑到明年夏收吧。今年的军饷是钱粮混拨的,但也至少需要一千万两白银。年初播种的时候有旱情,陕北的灾情尤其严重,朝廷陆陆续续拨出去四十万两用于修水渠。

  通过人工担水或者人类水车等手段把水灌入水渠再浇灌到田里,以解燃眉之急。到了春夏之际,旱灾倒是没有了,水灾又来了。夏季是北方暴雨,四年六月,山东大水,淹没大量农田与民居。

  听说还有他娘的白莲教余孽趁机作乱。朱由检这是又派兵镇压,又调粮赈灾的,又给干进去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石的粮食。

  上辈子的时候也没觉得脚下这片土地有多大,感觉走两步就出国了。自从当了皇帝,朱由检经常性地感慨大明太大了。从刚开始遇到天灾他还会震惊一下,到后面都已经麻木了,只是将这些小灾小难当成是如常任务小红点去处理。

  无论灾年还是顺年,大明几乎每个月都有某个地方会闹点灾。只要不是全国性大范围的天灾他都觉得老天爷还是爱他的。只是相比于去年甚至是己巳之变那年,今年的天灾人祸似乎是来得太频繁了些。

  这边闹着洪水呢,五月份的时候,山西襄垣发生特大雹灾。降下的冰雹大如伏牛,小如拳头,砸死大量人畜。

  同年六月,甘肃临洮、巩昌也就是陇西、天水一带发生地震,倒塌房屋三千多间。因户籍资料缺失,连死了多少人都搞不清楚,但却骇人听闻地报上来三十万灾民急需赈济。这让朱由检有些绷不住了。

  他让三边总督洪承畴去巡视灾区,顺便给他寄了把尚方宝剑,让他去砍贪官,先砍了再打报告。当时辽东正打着仗呢,朱由检火气很旺。仗打得焦灼,胜利遥遥无期,国内又糟心事不断。

  能生气说明他情况还算好的,要是扛不住压力导致心中那根弦给崩断了,那他恐怕就要躲在被窝里面哭唧唧了。

  入秋以后,北方的灾情稍微缓解了。北边进入丰收的季节,扛过了春天旱灾夏天水灾的北方百姓都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所谓的丰收也就是个正常的产量,但在明末持续性旱灾的语境下已经算是难得的丰收了。按理说朱由检也应该乐呵了吧,结果南方的灾情又出现了。

  北水灾主要是黄河水系出问题,因为上游降雨量巨大,黄淮交汇水域水位暴涨,淹没兴化、盐城,水深达二丈,村落尽数被毁。

  刑科给事中常自裕奏疏:“今岁灾异迭见,黄河横决,淹没原武、阳武、封邱、延津四县,尽成湖沼,民为鱼鳖。六月,黄、淮交涨……河决建义诸口,下灌兴化、盐城,水深二丈,村落尽漂没。”。

  黄河决堤让朱由检感受到了黄河母亲炽烈的爱意。工部趁机跳脸,宣称黄河之所以决堤都是皇帝漠视水患治理克扣工部河道岁修银所导致的。看他们那架势好像是要皇帝罪己一样。

  朱由检回怼道:“那朕把九边军费都挪用给你们修河道好了,你们拿了钱去疏通黄河干支流河道,往后十年要是再发生决堤事,朕把你们通通砍了可以吧?!”

  朱由检说这话没人敢接茬,工部诸臣当即鸦雀无声。

  要说工部也是奇葩,工部尚书现在还在辽南苦哈哈地建造军堡呢。他打了不知道多少封报告请求回京,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最近不要求回京了,已经开始祈骸骨了。

  因为怕他跟叶向高一样直接跑路,以朱由检对自己的理解,到时候肯定下不去手砍人的。毕竟觉得工作不好干,辞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辞职还要打报告,还要人同意?!

  于是朱由检开始PUA薛凤翔,如是批复道:“圣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在朝堂在地方那都是为百姓服务,你咋就那么没有觉悟呢。好好干,甜头在后头呢!”

  朱由检承诺明年考虑让他入阁。如果他再闹,就要好好跟他算一算旧账了。

  崇祯四年七月己丑夜半,湖广常德府澧县、安福县交界处发生地震。

  湖广这地方,往前数几千年,往后数几百年都没有地震,结果在崇祯年间居然地震了,这找谁说理去?!

  湖广方面报告,地震导致房屋垮塌,压死妇男六十余人,并且余震持续不断,百姓不敢回屋睡觉。苏湖熟天下足,湖广是鱼米之乡。这场地震只是一个开始。九月,湖广黄州府也就是后世湖北黄冈一带爆发水灾。

  湖广巡按御史张鹤鸣汇报说:“九月,黄州大雨浃旬,江水溢,浸田庐,坏屋千余,民饥。民多流亡,采野蔬为食”。

  常德知府上书要求朝廷免赋。湖广巡抚借机申请减免今年的漕粮用于抗震救灾。没错,湖广的地震三个月了还没有完全平息,虽然震级不大,尤为长情。每年四百万石漕粮里面湖广就占据了百分之二十。这一免税就是免掉八十万石粮食。

  朱由检宁愿给他们拨八十万两赈灾银都不想让他们免税。因为免税这玩意是会上瘾的,免税一时爽,下次想要再收上来可就难了。

  而且关键词是湖广巡抚可没说要给湖广的百姓减免赋税啊。他说的是截留朝廷的漕粮用来赈灾。但问题是这粮食真的会用于赈灾吗?!更极端一点,可能官府有足够的赈灾粮都不会发下去。要是官府发粮了,别人还怎操控粮食涨价嘛。

  很多时候,天灾就只是某些人用来发财的一个由头而已。天灾人祸,人的破坏力往往比天灾更可怕。

  湖广有水灾,同期,江西南昌大雨,赣水溢,伤禾,继生蝗,岁饥。官发仓粟赈之,不足,民有饿死者。

  如果说湖广是大明的粮仓的话,那么江西就是大明的人才仓库。

  江右王学席卷全国。正德年间,王阳明任南赣巡抚,驻守江西赣州。王阳明在任的时候天天忙着剿匪,还顺便把当地的宁王朱宸濠给剿了。老王虽然死了,但他那套东西还真流传下来了。

  朱由检在位五年,举行了两次科举。江西籍进士数量仅次于浙江。并且在后续当官考评的时候,江西籍的六十几名新任官员甚至干翻了浙江,拿到了最好的考评成绩。

  除了新任官员,朝廷内江西籍官员的保有量也是前三的。他们爬到顶层的不多,但中上层的数量却很多。比如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就是江西的。这家伙能力是有的,就是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现在朝廷人才济济,也轮不到他挑大梁。

  但江西籍官员踏实能干那是有口皆碑的,是当今朝廷的中坚力量。江西官员还很团结。江西受灾,这群平日里埋头干活的老黄牛也终于是坐不住了,也让朱由检感受了一波中下层官员的声量。

  江西不仅考试厉害,官面上人多,民面上,人口又多,仅户籍人口就有将近七百万,实际人口必然超过千万。

  粮仓被水淹了,人口大省江西又水蝗并至,朱由检真的是心力交瘁,甚至感到了一丝恐惧。因为他知道,现在的这些天灾还只是开胃菜呢,大的还在后头!

  到今年十月份,朝廷为赈灾和镇压灾民,陆陆续续花出去三百多万两。如今太仓银就只剩下了四百八十万两。接下来还要应对每年都逃不过的雪灾,还要给官员发饷,还要主持年终以及明年的三场大朝会。这点钱是真的花到红线上,不能再动了!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推荐阅读:

文昌小说网提供了签不了约创作的《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91章 好好干,好日子在后头呢!在线免费阅读。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