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所谓两全(1/3)
每座流民大营都能容纳二十到五十万人,而这样的大营李治一共设立了十个。
每个大营都有明确标注里面有多少人,最早是何时入住,最晚是何时入住,按时间段划分,每五天就是一个大营。
每座大营都有上千战士看守,并安排了上百官吏管理大小事宜,营地中一切井井有条,显示出高超的治政手段。
李治以人王为目标,自然非常重视气运,因此对于凡人也是格外看重。
大小官吏,凡是胆敢克扣流民营日常伙食资粮,或是欺男霸女的,一经发现,轻则杖责流放,重则是斩立决。数十年来,整个镇山领上上下下无不知道李治的铁腕风格,无人敢触逆鳞。
所以当卫渊抵达时,看到十个大营中四百余万流民气色都是颇为饱满,一营中少有几千,多则几万达到了可以贡献气运的状态。
卫渊就是暗暗点头,知道李治目光长远,不管他真实想法如何,能够如此对待百姓,就能时时处于气运加身的状态,行事事半功倍。
每座流民大营严格按照时间划分,也是为了方便管理。一座大营的流民住够足够时间,留下因果气运后,卫渊就可以整营运走,迁到益州定居。
这是卫渊和李治商定好的折中办法。
李治掀起战乱,趁乱收拢流民,带回领地休养一段时间,既能造成人口流离失所的事实,又能趁乱收获一波气运。最后这些流民再由卫渊接手,过上真正好日子,可谓两全其美。
否则的话李治现在领地才立下界石,覆盖不过是数县之地,地亩远没有开发成熟,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就算李治占领了纪南一郡,战火肆虐后也完全没有存粮,所以还是养不活这么多人。
一旦出现大量流民饿死,李治就要背负沉重业力。虽然历朝历代开国太祖都背负了海量业力,也不妨碍他们成为人王。但开国太祖多有短寿横死,这也是事实。所以卫渊意见是,能不背业力就尽量不要背。
李治带卫渊来看的一座大营,就是最早设立的流民营,里面有三十一万人,住了近两个月,时间已经达标。卫渊现在视界非寻常修士可及,放眼望去,就看出整营之中大约有两万余人已经贡献过了气运。
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了,正常情况下流民们就算安
乱清小说提供了烟雨江南创作的《龙藏》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1097章 所谓两全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