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天幕——古今第一相!(一)(3/3)
捧,却是不时含笑,连连点头。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啊!”
“治政平稳,的确是难有莫大功绩。”
“盖过周公,还是太难了吧?”
附和之声,一时四起。
李世民沉吟着,不置可否。
不过,太子说的也不乏道理。
真正的大功勋,都是集中在开国时期,定鼎天下,功绩注定非同一般。
其余的时代,莫说是越过周公,就算是走出千古一相,怕也是千难万难。
【建隆元年,次陈桥驿,太祖黄袍披身,建立大周,即皇帝位,终五代乱世。】天幕之上,却见场景一转。
五代乱世,战火连绵,山河破碎,百姓流离。
“这是..”
李世民心有预感,了然道:“前因后果吗?”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烛影斧声,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景德元年,真宗成檀渊之盟,约以淮州为界,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一幅幅画面,就像是“连续剧”一样,一一浮现。
....
洪武三十年,奉天殿。文武百官,有序肃立。
丹陛之上,时年六十九岁的明太祖朱元璋,脸色黑沉,不怒自威。
天幕之上,“连续剧”已然播了三日有余。
终于..
【庆历三年,以内阁大学士范仲淹核心,吏部尚书富弼、礼部尚书韩章为佐,推行新政,变法革新。】【庆历五年,韩、富晋内阁。半年,范、韩、富皆贬。韩章至淮左,任知州。】“嘭!”
“连着三日天幕,终于要说到江公了!”
“上下五千年,人臣第一人!”
“这说的是妥帖啊!”
丹陛之上,朱元璋黑着的脸略有缓和,眼中尽是认可。
俨然,就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评价并不过分。
甚至于,可以说是非常合适。
区区周公,弗如江公,远甚!
“哼!”
一声冷哼,一拍木案,朱元璋重重叱道:“都给咱好好学学!”
“何种臣子,可称五千年来第一臣,可为万古人臣之表?”
“六次入阁、五度拜相、四扶龙庭、三摄国政,相不过江,此何人哉?”
“嘭!”
又是一声重拍,朱元璋怒道:“都给朕,好好学!”
“是!”
“诺!”
“陛下息怒!”
文武百官,齐齐骇然,连忙下拜。
朱元璋心头很怒。
无它,就在上半年,朝中爆发了赫赫有名的“南北榜案”。
却说洪武三十年,科举会试帖榜,凡取士五十一人,皆为南方人。北方考生,竟无一人上榜!
堂堂洪武皇帝,励精图治三十载,竟是将北方治理得没有了一位进士?
可笑!
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在试探他朱元璋!
这是在试探他,试探他是否还拿得动刀!
而事实证明,洪武皇帝的刀,很利!
以翰林学士、王府纪善为首,侍读、试讲、赞善等百余人,夷族的夷族,凌迟的凌迟,处死的处死,贬官的贬官。
上上下下,文武百官,终是又老实了起来,不敢有半分造次。
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成为了朱元璋心头的刺。
恰好天幕异动,竟是以传奇宰相江昭为“主角”,朱元璋自是有意借机敲打百官。
当然,他也是真的希望有人能效仿江大相公。
这是真正的五千年第一臣!
四扶龙庭,三摄国政,连着教导几代帝王,可谓是权势滔天,无人可制。
但,就是这样的人,却从未有过半分逾规矩,还政于君,毫无算权之意。
万古人臣之表,舍他其谁?
后世者,哪怕只有其三分本事,怕也能为大明江山延寿百载!
“都好好学!”
“即日起,文武百官,必读大周史书,一日上呈一篇读史体悟。”
朱元璋大手一挥,叱声道:
“不合格者,直接贬了!”
“是!”
文武百官,心头肃然,连忙一礼。
...
崇祯十六年,皇极殿。
“江太公啊!”
崇祯皇帝一脸的悲意,眼中尽是渴求:“朕,为何没有太公昭一样的人辅佐呢?”“不然,区区李自成,岂能起势?”
大太监王承恩立于一侧,亦是连连叹息。
“辽东长城”袁崇焕被凌迟死了。
辽东重臣熊廷弼被冤杀了。
几次镇压农民起义、,擒杀“闯王”高迎祥、大败李自成的孙传庭被认为是诈死潜逃,也被杀了。
听说,李自成已经向着顺天府来了!
这..还能有救吗?
乱清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番外:天幕——古今第一相!(一)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