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二十四昭勋阁功臣(上)(1/3)
熙丰六年,七月十一。
昭文殿。
丈许木几,上置几十道文书,一一铺陈。
江昭拾着其中一道,注目审阅。
“嗒!“
“嗒!“
珠落玉盘,起若连玉,声起声落。
就在其脚下,三尺书案,上置文房四宝,燕王赵伸拨弄着算盘,小脸严肃的紧绷
着,尽是认真。
约莫十息左右,拨弄声消失。
”十一、十三、六……“
尺许褚纸,上有红、黑两种字体。
红字为标准的馆阁体,甚是清爽工整,不乏一些类似于“3+6=”的字样,却是江昭为其出的题目。
黑字较为散乱,毫无章法,俨然是初学者,其上记载的赫然是算数题的答案。赵伸掰着指头,低声念着,颇为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旋即,目光越来越亮,就连腰板也挺了起来。
“哈!”
“太傅,伸儿算出来了。”
小手紧攥着一挥,赵伸一声大呼,一脸藏不住的兴奋。
“哦?“
文书轻置,江昭注目过去,一副意外的样子。
“小殿下,竟如此神速?”
“还望太傅为伸儿审阅一二。”赵伸一脸的认真,小手拾起褚纸,恭谨的呈了过
去。
“好。”
江昭温和一笑,拾起褚纸,注目过去。
其上,合十道算数题,无一例外,都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不是“3+6=
”,就是“5-2=”。阿拉伯数字是江昭教的。没办法,真要论起算数,还是阿拉伯数字更为便捷。偶尔也有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类似于“昭文馆有六位内阁大学士,致仕三
人,还余几人?”
此外,还有一题“较难”的题目。
今有十,减九,问余几何?
十是两位数。这一题,自然也就涉及到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理论上会涉及进位、退位两种较为基础的数学算法。
当然,硬掰着手指头,肯定也能轻松算出来。
十道算数题,江昭一一扫视过去。
赵伸正坐着,一双小眼睛,紧紧的盯着太傅的面部表情,既是期待,又不乏紧
张。
期待,自然是期待着被夸。
紧张,则是担心粗心大意的算错了题目。
能全对吗?赵伸乖乖坐着,不时紧张兮兮的望过去。好在,紧张的时间并不久,江昭很快就予以了答复。
观其一脸的欣慰,抚须含笑:
“凡此十问,无一错漏,皆对。”
“小殿下,果真是聪颖非常啊!”
江昭不吝称赞之语。
对小孩子,还是得以鼓励教育为主。
何况,就算是真的有压力式教育,肯定也不能是大相公来作恶人。
“嘿嘿!&"
连着两句夸赞,小孩子心性,又岂能忍得住?小脸涨红,尽是欣喜,赵伸小手一挥,一脸的积极:“太傅,伸儿还要做题。”“好。”
江昭平和一笑,也不意外。
近来,赵伸正在启蒙,学文习字。
当然,区区启蒙,肯定不是江昭负责教导,而是国子监和皇后。
老实说,相较于有规律的算数,学文习字无疑是相当“痛苦”。
毕竟,习字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背字。
字与字,两者之间,根本毫无规律可言,必须得硬背,初学者学起来,自是不免
难受。
皇后为了让儿子优秀起来,肯定也或多或少都给了点压力式教育。
皇后、太傅!
一边是压力式教育,一边是鼓励式教育。
凡事就怕对比,一旦有了对比,赵伸自是积极性较高。
朱笔入手,江昭徐徐书就。
不一会儿,便已书就了五道题。
“算吧。”
江昭平和道:“五道题算完,奶茶也该煮好了。”
“嗯嗯。”
赵伸小眼睛一亮,拾过题目,连连点头。
“嗒!”
“嗒!“
噼里啪啦,声起声落。
就在这时,一人走近,行了一礼。
“大相公。”
却是司礼掌印太监李宪。
“中贵人。”
江昭平静点头。
他这人,从不主动得罪人。
尊重都是相互的,内官有礼,他自然也不会甩冷脸。
李宪持着拂尘,面上含笑,徐徐道:“官家欲建昭勋阁,择百年名臣二十四人,
特诏大相公入宫,给一些建议。”
“建议?”
江昭挑眉,点了点头,倒也不是特别意外。
二十四功臣的人选,核心决策权肯定是完全掌握在官家手上,没有臣子能直接制
定核心名单。
这一点,就跟唐太宗选二十四凌烟阁臣的一样的道理。
一方面,功臣人选的定夺,注定是以皇帝为绝对核心。
另一方面,臣子制定核心名单,未免有失公允。
不过,臣子没有制定权,却
乱清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九十九章 二十四昭勋阁功臣(上)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