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求情!(2/3)
重视与安抚。
“微臣,叩谢皇后洪恩。”
“臣妇,叩谢娘娘洪恩。”
江昭、盛华兰夫妻二人,相继一拜。
谕旨入手,几十人相继起身。
就在这时......
“太皇太后谕旨到——”
一声尖锐呼唤,十余太监自正门迈入。
江昭淡淡瞥了一眼,继续下拜。
“太皇太后谕旨:
慈谕大相公、赵国公江昭,以经纬之才,佐社稷、定乾坤、开新政、辟山河,系国本之重,干城柱石,十载勋劳,天下共睹。
南郊行刺,老身惊动,夙夜难安。今,忤逆宵小之辈,敢犯栋梁,是可忍孰不可忍!
幸天佑忠良,实幸甚至哉。
特予紫檀嵌玉如意一对,唐《凌烟阁功臣图》一幅,以彰功勋,以补劳瘁。
妻赵国夫人盛氏,赐南海珠冠一顶,可于后日入宫叙话。
咸使闻之,钦此!”
“微臣江昭,叩谢大娘娘洪恩!”
“臣妇盛氏,谢过大娘娘洪恩!”
夫妻二人,又是一拜。
谕旨入手,尚未起身。
“圣旨到——”
一声长呼,自有十余太监登门。
江昭挑眉,不禁注目过去。
无缝衔接是吧?
“门下,制曰:
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丕基。夙夜乾惕,未遑宁处。所赖股肱之臣,股肱惟人,良弼惟圣。
咨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使、推忠协谋佐理功臣、上柱国、赵国公、太子少傅江昭,天授机敏,学究天人。总文武之筹谋,奋弼辅之忠勤。
开新政以澄吏治,复燕云而雪国耻。十载宣劳,功在社稷;一身系念,柱砥乾坤。
南郊罹变,狂徒构衅,竟于郊祀重地,行刺股肱元臣!朕闻惊悚,痛切五内,怒冲冠冕。幸天佑忠良,贼氛自溃,此实社稷威灵佑护忠良之征!
然,卿虽神勇无畏,朕亦心殊体恤。惊扰既存,劳神更甚。
特颁殊典,添食邑五百户,为七千五百户,实食邑三千五百户。
特赐蜀锦百端,龙涎香百两,以调心神;禁军翊卫一千,以护周全。
尔其益励赤忱,佐朕郅隆,珍摄贵体,建不世之功,以图千古贤相之盛!
钦哉!
故兹敕谕,咸使闻知。”
一道奏疏,不长不短,主要就两大较为重要的封赏。
一是食邑。
七千五百户食邑,实食邑三千五百户。
一般来说,实封食邑是名义上封赏的食邑的四分之一左右,江昭却达到了一半以上,可谓相当不凡。
七千五百户食邑,更是除了先大相公韩章以外,一骑绝尘的存在!
二是禁军护卫。
百年国祚,大相公不少,有此特权者,独江昭一人尔!
“臣,叩谢陛下洪恩。”江昭重重一拜。
三道圣旨入手,几十人相继起身。
不时有翰林学子相互相视,眼中尽是兴奋、钦佩。
仅是半柱香左右,太皇太后、皇后、官家,连下三道安抚圣旨!
这就是恩师的圣眷吗?
大相公动,社稷即动,天下亦动!
.....
宁远侯府,正堂。
“呼。”
轻吹一口茶,顾廷烨淡淡抬眼,抿了两口,
自其以下,木椅横立,有着约莫有几十把椅子。
即便如此,却也根本坐不下人。
大相公遭到刺杀,官家为之震怒不已。
仅是半日,就让禁军抓了主、从犯的三族。
据传,罪状判罚更是诛连三族起步,大有诛连九族、夷灭将门之象。
这样的判罚,实在是太过骇人。
将门勋贵自是惊恐不已,连忙汇聚到了一起。
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几乎已经集齐了将门勋贵的实权人物。
富宁侯、忠敬侯、梁国公,三人都是枢密副使。
镇南伯王韶,英国公张鼎、司徒曹佾、小郑将军......
无一例外,要么是勋贵中的老牌掌权者,要么是新兴一代的实权人物。
这样的阵容,说是可代表“武将”,也半点无误。
“唉!”
忠敬侯一声叹息,抻着脑袋,几次欲言又止。
将门汇聚,足有百十人之众,不说嘈杂,也合该有些议论之声。
可实际上,自上上下却是有种莫名的沉寂,几位枢密副使、新兴权贵,脸色都是相当难堪,根本无人主动说话。
就算是一些心中焦急万分人,也并未主动开口。
要问为什么?
那就是闯大祸了,闯了塌天大祸!
刺杀大相公,这样的罪状实在是太重。
单是从三族起步的判罚,就可知晓官家心中究竟是何其之怒。
这是真正的塌天大祸。
自大相公遇刺以来,将门勋贵无时无刻都受着源自于君王、大相公以及文臣施以的压力。
一切的一切,都无不指向一点——君权、相权联合,意欲夷灭将门!
枢密副使、紫袍武勋,这些以往说一不二、威严赫赫的人物,说话没用了!
官家不肯听,大相公不愿听,也即意味着将门已经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京中准进不准出,更是如同囚笼一样。
换而言之,武将成了粘板上的鱼肉,唯有任人宰割。
君权、相权联合,一副强权镇压之势,武勋的天...黑了!
这样的状况,议论除了平白让人厌烦以外,别无他用。
如此,自是一片沉寂,无人开口说话。
“唉!”
一声叹息,打破沉寂。
“求情吧。”
忠敬侯黑着脸,终究还是长长叹息道:“求官家,求大相公。唯有如此,方可博得一线生机。”
说着,其目光却是不可避免的注目于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
几十上百人,齐齐注目过去。
注目的集中点,一样也是顾廷烨、王韶、
乱清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六十六章 求情!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