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风雨欲来(3/3)
它称为‘基路伯’,代表着火焰与钢铁之墙!”托夫部长双眼放光,开始大肆吹嘘,“基路伯非巴列夫防线那种单一的沙垒可以比拟!首先,它的主体是沿着加利利地区已铺设的雷区边缘,构筑的一道复合型堡垒带,配备有最先进的侦测和自动武器系统!”
他指着图纸上的细节:“其次,我们在防线前沿的地下,铺设纵横交错的燃料管道系统,其喷口隐藏在伪装的工事和地貌下。一旦敌军坦克集群试图强行突破,我们可以瞬间启动系统,将绵延数十公里的前沿地带化为一片燃烧的火海!
这借鉴了巴列夫防线燃烧河流的思路,但规模和应用场景不可同日而语!”
“更妙的是,”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得意,“我们可以将部分雷区与这套系统联动。特定的爆炸不仅能杀伤,还能引燃泄露的燃料,形成二次燃烧效应!同时,防线后方我们还规划了发射单元阵地,可以为前线提供瞬时、饱和式的火力覆盖。它的功能是全面的,是划时代的......”
这个设定很显然戳中了希尔伯特的心坎,在听托夫部长讲解的时候,他身体前倾,脸上的阴霾和焦虑也消散了大半。
等到托夫部长终于将自己整个天马行空的计划,讲完之后,希尔伯特毫不吝啬地鼓励道:“好一个‘基路伯’,埃利泽·托夫,你的奇思妙想总是能让人振奋!这才配得上我们锡安的国力和决心!”
看着总理被这个宏大却不知实际效果的计划深深吸引,总参谋长拉扎斯及时开口道:“总理阁下,这个计划听起来确实惊人,但其耗费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将是天文数字。我们现在实在没有多余的储备修建这么庞大的防御工事,我认为至少应该和摩达司令,以及耶沙维申大将讨论一下必要性和可行性......”
希尔伯特脸上的笑容消退了,紧接着变得有些难看。
当年为了修建“巴列夫”,锡安斥资上百亿美金,几乎掏空了六日战争时期从周边国家劫掠的“真金白银”,可最后却成了一场笑话。
他看了看拉扎斯,又看了看图纸,沉吟片刻,最终了点头:“嗯……你说的对。这件事的确关系重大,应该先商量商量。”
接着希尔伯特转向工程部长,语气缓和了许多:“托夫部长,你的方案极具创意,我个人非常欣赏!你先准备更详细的预算和可行性报告,我们会尽快组织论证。”
“是!总理阁下!”托夫部长虽然没能立刻得到批准,但总理的明确嘉奖已经让他兴奋不已,他卷起图纸,几乎是踮着脚离开了办公室。
拉扎斯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在心里暗暗抱怨。
这个时候,摩达和耶沙维申都去哪儿了?
托夫刚离开不久,一名机要秘书就匆匆走了进来,将一份紧急报告递到希尔伯特手中。
“总理阁下,请您过目......”
起初只是随意地翻阅,但很快,他的脸色变得铁青起来。
随后,他猛地将报告摔在桌面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对着房间里的几位核心幕僚吼道:“混蛋!都看看吧!这就是我们‘最忠诚’的锡安将军!他们就是这么回报祖国和人民的信任的!”
拉扎斯俯身拾起散落的报告,只看了一眼标题,眉头就再次锁住——《前锡安驻大马士革军区司令尤库斯图夫中将于海牙国际法庭作证词摘要》。
他迅速浏览关键部分,报告上记录了尤库斯图夫如何以污点证人的身份,详细描述了当年希尔伯特总理是如何亲自下令,对占领后的大马士革进行“清洗”以震慑抵抗力量,以及默许乃至纵容了在贝鲁特难民营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我身为军人,服从的是来自最高层的命令,许多行为虽是无奈之举,但确实违背了基本的战争伦理……我愿在此陈述一切,以减轻我的罪责……”
而在报告附带的新闻照片上,最显眼的,就是尤库斯图夫额头上那个清晰的、如同烙印般的六芒星形状的伤疤。
拉扎斯看着那疤痕,心中暗道:什么鬼?
“这个在敌人面前摇尾乞怜的叛徒!”
希尔伯特的咆哮几乎要震碎办公室的窗玻璃,他枯瘦的手掌重重拍在桌面上,连带着那份耻辱的报告也一同颤抖。
房间内陷入死寂,只有他的叫骂声。
片刻之后,待他涨红的脸色稍稍平复,一直垂手侍立的机要秘书才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总理阁下,那您是否选择亲赴海牙进行对质?或者,至少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紧急声明,澄清我们的立场?”
希尔伯特有些犹豫,在国际法庭的框架下,若被告国的最高领导人拒绝出席或未能到庭,虽然不会因此被直接缺席定罪,但也会被国际社会解读为一种默许。
而现在锡安的国民经济高度依赖与西方世界紧密相连的服务业与金融业,一旦总理或其核心阁僚被法庭正式定罪,都有可能导致西方资本的集体恐慌性撤离,让本就岌岌可危的经济开始崩盘。
希尔伯特深吸一口气,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自己绝不能轻易离开特拉维夫。
他疲惫地揉了揉紧锁的眉心,最终沉声道:“先去把耶沙维申大将,和首席拉比亚伯拉罕冕下请过来,我有事情要吩咐给他们。”
乱清小说提供了握笔的企鹅创作的《中东暴君》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十五章 风雨欲来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