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戛纳死亡之组(2/3)
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排演上,今年之内应该就可以正式上演了,人艺上下都认为这部剧的反响恐怕还要在《双驴记》之上。
“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你为我梳妆,这夜的风儿吹,吹得心痒痒~我的情郎……”
朱霖哼着剧中的小曲来到人艺,然后就看到了副院长于是之和蓝天也等几位老前辈跟一个女人在过道聊天。
听到朱霖的歌,女人回头瞅了她一眼,于是之立即引荐了一下。
朱霖不用怎么介绍,现在全中国不认识她的人不多,于老重点介绍了一下这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这位是上影厂的导演黄蜀芹。”
这个朱霖清楚,她是谢进的御用副导演,龚樰在《牧马人》跟她有过合作。
朱霖心想,哎呀,这该不会是来找自己拍戏的吧?
这就是朱霖一知半解了,蓝老多介绍了一句:“黄导虽然是电影导演,不过跟我们话剧界渊源颇深,她父亲是黄佐临老先生,每次来京城,只要有时间都会来人艺看看。”
嚯!
这朱霖就明白了,黄佐临啊,北焦南黄是话剧界的两座大山,焦菊隐先生燕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黄佐临先生则执掌魔都话剧院,两位一南一北奠定了如今的话剧格局。
此时的黄蜀芹已经从谢进手下出师了,去年执导了王盟原著作品《青春万岁》算是她的第一部代表作。
这次黄蜀芹也确实是为了新片来的燕京,最近她看到了蒋子龙的一篇报告文学《长发男子》,写的是河北梆子名伶裴艳玲从小苦练到成才的经历。
蒋子龙是沧州沧县人,裴艳玲是沧州肃宁人,就在魏明老家隔壁,魏明小时候还跟奶奶和二奶奶去隔壁县城看过裴艳玲的表演呢。
黄蜀芹看到这个故事后觉得女演员演一个男人那么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奇迹,又是一个女人去演一个男鬼,其中有很多故事可以想象。
于是她找到裴艳玲,去她所在的剧团,和她同吃同住,采访、挖掘关于她的故事和细节,然后回家写剧本。
这个剧本最终定为《人·鬼·情》,讲的是一个叫秋芸的戏曲女演员的人生故事。
虽然没有了河北梆子,跟裴艳玲的个人经历也有很大出入,不过故事很扎实,已经通过上影厂的审核了。
这个本子的男一号是女主角秋芸的父亲,实际上是被秋芸母亲绿了的养父,写剧本的时候黄蜀芹脑子里就闪过一个人选,那就是李宝田。
因为李宝田本身也是戏曲丑角出身,而且貌不惊人,有种窝窝囊囊的感觉,很符合剧本里被绿的戏曲人设定,所以她急忙跑来燕京,去中戏找人。
来了才知道,人家已经不声不响跟魏明去了法国戛纳,他们合作的《放羊班的春天》入围了戛纳!
这可是他老师心心念念的故事,竟然还真让他们拍成了,看样子还挺成功。
黄蜀芹给中戏留了信儿,还把一份剧本放在了中戏,请李宝田老师回国后一定联系上影厂。
至于女主角,在黄蜀芹的设想中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但她要从二十岁演到四十岁,从少女演到中年。
而且她还要真的会唱戏,为了降低难度,也是为了美学上的设计,剧本里女主角学的是京剧,如果不会那就得现学了。
然而黄蜀芹看着舞台上朱霖等人排演,看着朱霖在台上游刃有余的样子,还有她优越的外形条件,身高得165往上了,明眸皓齿,似乎也是可以演生角的。
黄蜀芹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能不能拿下朱霖这个大明星呢!
上午排演结束后,朱霖见黄蜀芹导演还在台下,于老和蓝老都不在了。
“朱霖同志,能聊聊吗。”
“有什么事吗黄导演。”
黄蜀芹笑道:“朱霖同志,你会唱戏吗?京剧?”
朱霖道:“能唱两句,我爸爱听,不过很业余。”
他们这个岁数的人基本都能来几句,实在是小时候娱乐方式匮乏,也就看书听戏看电影那么几样。
“那男角你能唱吗?”
“男角?也能来两句,”朱霖问,“是有什么事吗?”
“嗯,我这里有一个很好的角色,是以著名河北梆子大师裴艳玲为蓝本创作的,你有兴趣吗。”
似乎是人物传记类型的作品,朱霖问:“有剧本吗?”
“有有有,”见朱霖接招了,黄蜀芹很兴奋,“不过要稍等,我去拿。”
剧本还在中戏呢,还是先让朱霖看看吧。
~
法国,戛纳。
这个海滨小镇正处于它最好的时间段,没那么热,但阳光还挺好。
前世魏明没少来戛
乱清小说提供了泥白佛创作的《激荡1979!》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474章 戛纳死亡之组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