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虚拟与现实的模糊(3/3)
。
这在现实世界里甚至可以称之为:神级法门。
一块本该被献祭的石头背后,藏着一个宏大的文明史诗不说,连里面修炼的功法都可以被应用在现实。
他无法想象,为了这么一个隐藏细节,得付出多少算力。
这已经不是用“细节丰富”能够解释的了。
既然是虚拟世界,其实很多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模糊化去掩盖。
如果虚拟世界不存在任何细节上的问题,那么界定虚拟与现实的标准又是什么?
如果说是物理表现上的区分,那怪物世界里坠落的苹果同样遵循重力影响,流水会浸润土壤,也有完美的天气系统……怪物世界的物理表现不仅完整,甚至比现实更理想化,存在太多现实不存在的气候景象。
如果区别在于环境的真实度。
当玩家通过星脉体系强化体魄后,视觉能捕捉到风中尘埃的轨迹,听觉能分辨百米外昆虫振翅的节律,触觉能感知金属的质感……尤其是镶嵌过“鹰首妖”命魂的玩家都体验过,怪物世界里存在完整的微观世界宇宙。
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生命、物质,都可以通过鹰首妖的感知清晰看到。
怪物世界之前,所有游戏不存在微观层面,任何事物放大到极致只有像素块。
当一个虚拟世界的物理规则,自洽到能推导出可以在现实验证的功法,环境细节丰富到能支撑超越现实的感知体验。
凭什么还认定那是虚拟世界。
就因为游戏仓的存在?
给谢宇的感觉就是,如果放弃游戏仓这个设定,玩家更像是从一个世界跳转到了另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星网倾尽资源打造的,哪是一个游戏,根本就是一个新世界。
或许,星网为这一天准备已久。
目的便是他之前猜想的那般,为地球联盟的生灵打造一艘承载意识的文明方舟。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
怪物世界里浩如烟海,被玩家视为背景和剧情点缀的“无用”知识。
其价值,将无法估量。
但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如果星网真的掌握了如此多能够映射现实,甚至改造现实的技术。
比如这套能高效开发人体潜能的锻体法门,又或是图书馆里那些看似天方夜谭的能量理论,环境改造技术。
它为什么不直接用来改造地球的环境。
修复被污染的土地和天空,让现实世界重新变得适宜生存?
为什么要把这些宝贵的技术,以游戏背景、图书馆资料的形式,存放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任由技术蒙尘。
这似乎不符合星网运营地球联盟的逻辑。
可以肯定的是,星网希望地球联盟各族发展得更好。
每年都有各种扶持项目,帮助地球各族摆脱发展困境,还提供了许多免费的设备供应。
有许多小族使用的游戏仓,就是月蚀族免费提供。
谢宇陷入沉思,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否有这么一种可能性。
直接将这些技术交给尚未做好准备的地球联盟,后果可能不是拯救,而是灾难。
想象一下,如果明天官方突然公布一套能让人三天内获得运动员体魄的“神功”,社会秩序会如何?
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太多的超凡能力者,是否会导致现实秩序崩溃?
所以,地球文明的社会结构,能否安全地驾驭这些足以改写现实的力量,是星网封存技术的原因。
怪物世界,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试炼场。
风险被隔离在虚拟之中。
以玩家的名义,让全地球联盟的生灵在虚拟环境里测试技术?
但这个脑补出来的解释,仔细想来其实很牵强,总觉得事情似乎没有自己想的那般简单。
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地球联盟的格局,其实都在星网的掌控之下。
星网完全可以将技术放在现实世界使用,它有能力规避任何层面的问题。
这个解释很苍白。
夜色渐深,窗外的城市灯火逐渐点亮。
谢宇在房间里踱步。
身为考究党的一员,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让他很苦恼。
自己推导出的“试炼场”理论,看似似乎合理,但细想之下漏洞百出。
以星网展现出的技术力,以及对地球联盟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它若真想推行某项技术,完全有能力在维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循序渐进,加上严格管控的方式实现。
比如,完全可以将锻体法门作为某种高级别的贡献奖励,或是特殊人才津贴发放。
而非将其埋没在虚拟世界不起眼的角落里。
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谢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窗外遥远的天际线。
他意识到,以自己的认知,恐怕永远无法触及真相。
如此重要的信息,也不应该由他一人来承担。
在经过内心的挣扎与权衡后,谢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来到书桌前,他伸手唤醒个人终端。
打算将这些天的所有发现。
从信息石背后的武道小世界资料,到锻体法门在现实中的惊人效果,连同这几天详细的修炼记录和身体数据变化,整理成一份完整报告。
然后,将其发送给人族联邦最高安全部门。
让专业的人,去寻找远超他个人能力能够触及的真相。
乱清小说提供了一刀斩斩斩创作的《怪物来了》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436章 虚拟与现实的模糊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