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2/3)
始军议之前,李琢的行军司马王重盈,率先向众人通报了如今代北行营的兵力现状,以及周边最新的敌我态势。
如今汇集于代北的唐军主力,一共将近五万兵马,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便是由李琢亲自从关中带来的,合计约一万八千余京西北诸镇兵马。
其中包括了从泾原、邠宁、延鄜、夏绥等藩镇抽调而来的精锐镇兵,以及三千名由拓跋思恭率领的、作为缴纳血税来参战的平夏党项骑兵。
另一部分,则是此前便已陆续抵达代州,由赵怀安所节制的各路平叛兵马,其兵力更为庞大,总计约有三万余人。
在王重盈说完行营兵力的时候,那李琢又像是开玩笑一样,对在场诸将笑道:
“你们可不要瞒报兵额哦,我可是要核查你们各军的。”
听了这句话,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包括赵怀安。
很显然,这李琢来雁门关的第二天,就在试图去摸查各军的兵马,这也太不懂规矩了吧。
这各家兵力有多少,从来都是一件敏感的事情,也一直为诸军头忌讳别人打探。
此刻赵怀安倒是在好奇,一下子四五万兵额出现在了册子上,这李琢又是怎么摸清各军有多少人的呢?
不会一个个数人头吧!
那边王重盈等李琢试探完了后,就开始继续讲目前代北的战略环境。
如今代北形势风云变化,原先慢吞吞的节奏,在幽州军的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出军都关后,就猛得加速起来。
这李可举可能真因为自己才接其父的班没两年,所以非要立下大功劳,好稳固他在幽州的威信。
总之他现在已经率领大军深入到了雄武军境内。
此地实际上就是张家口的口外地界。
李可举率领三万幽州卢龙军进逼过来,直接就与驻扎在雄武的李克用,发起了数次进攻,双方都忽有胜负。
也许都出于对敌手的忌惮,两方至今都没有要决战的打算。
这可不是儿戏,谁都晓得决战输了,将会意味什么。
而在西北方向,吐谷浑酋长赫连铎所率领的番汉联军,也已经向大同地区挺进,并与驻扎在那里的沙陀将领李友金部,展开了反复的焦灼与拉锯。
这一个方向打得是比较狠的,那赫连铎也晓得自己算是得罪死了沙陀人,所以非要把沙陀人一把拍死,然后彻底独吞代北。
所以,现在整个沙陀叛军之中,尚未与唐军主力交战的,便只剩下了两股力量。
一支是由沙陀之主李国昌亲自坐镇的、位于东面蔚州的大营;另一支,则是盘踞在西面朔州,由悍将高文集所率领的番汉精锐。
等王重盈介绍完毕之后,李琢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沉声说道:
“敌我态势,便是如此。如今,我大军云集于此,兵锋正盛。当一鼓作气,扫清敌军!”
“只是,这第一步,该如何走?”
“是先西击朔州,剪除高文集这肘腋之患?还是,先东出蔚州与贼首李国昌决一死战?诸位,都议一议吧。”
这句话让一些此前才参加过赵怀安主持的军议的军将们暗暗别捏,这不是赵节帅已经定好的吗?这王李琢又拿来讲一遍?
长安来的就是这样折腾。
……
李琢的话音刚落,他麾下的那批将领,便立刻像是说好了一样,纷纷站了出来,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最先开口的,就是刚刚才介绍完一堆形势情况的行军司马王重盈。
此人是李琢最为倚重的心腹,出自太原,其父王纵,官至盐州防御使。
因父有功,王重盈与弟王重荣得其荫补,历任军职。
不过和被荫补的废物不同,这两兄弟皆是豪勇之人,以骁雄毅武闻名军中。
所以咱们这个兴军司马,浑身肌肉贲张,纯纯是个武夫。
此刻,王重盈按照计划的那样,对李琢大声喊道:
“招讨,末将以为,当分兵并进!”
“那高文集,盘踞朔州,便如同一柄插在我军腰间的匕首!若不先将其拔除,我大军主力,如何能安心东进?”
“雁门关虽然险要,但附近不是没有山路小径,那些沙陀人想要绕开,还是很容易的。”
“一旦我军与李国昌决战于蔚州,那高文集若从背后杀出,断我粮道,则我军危矣!”
“故而,末将建议,当分兵两路!一路直取朔州,剿灭高文集;另一路,则北上蔚州,牵制李国昌!如此,方为万全之策!”
王重盈的这番话,立刻得到了一众关中将领的齐声附和。
“王司马所言极是!”
延鄜军兵马使李孝昌,抚着胡须,一脸成竹在胸地说道:
“我军兵力,远胜于贼!分兵两路,亦是绰绰有余!那高文集,不过是寻常代州豪强,能济得何事?我料一战便可破之!如此,东西并进,方能速战速决,以全陛下三月平叛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四十章 :冲突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