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兵(2/3)
!”
黑暗中,传来一阵轻微的悉索声,似乎是高骈在软榻上调整了一下姿势。
“江淮危?呵呵……”
高骈发出了一声短促而干涩的笑声:
“小裴啊,沉稳点,一惊一乍的!江淮危?它怎么危?有本帅坐镇扬州,有我淮南四万精兵,区区草寇,能奈我何?他们不过是一群流寇,今日占了鄂州,明日便不知流窜到何处去了。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这番话,让裴铏感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
他发现,自己与这位曾经英明果决的主帅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看不见的壁垒。他们看的,似乎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了。
裴铏鼓起勇气,继续劝谏道:
“使相!今时不同往日!此番草寇,与以往又有大相同啊!”
“据赵大军报所言,草军入鄂州后,黄巢其人,非但不曾大肆劫掠,反而严明军纪,惩办贪官,开仓放粮,安抚百姓。此等行径,已非流寇所为!他们……他们这是在收拢人心,图谋大业啊!”
裴铏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而且,草军已在鄂州整编兵马,汰弱留强,编得八军,号令统一。如今,更是兵分两路,南下岳州,西进江陵,其势已成燎原!若再不加以遏制,恐成心腹大患!”
黑暗中,再次陷入了沉默。
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更长。
裴铏甚至能想象出,高骈此刻正用他那双因服食丹药而变得浑浊的眼睛,审视着自己。
良久,高骈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小裴,难道你是觉得本相已经老而昏聩了?这点判断也没有?”
“赵大什么心思我能不晓得?他就指望我带兵去舒州和他一并作战呢!本相为何会将舒州留给他布防?不就是要他死守舒州江防?就算草贼从鄂州东下,他也要给我死守那里!”
“又想霸着舒州,又不想玩命!什么好事都让他赵大占了?”
“小裴,你素来机灵啊,怎么这些还需要本相来告诉你?……”
裴铏闻言大急,连忙躬身辩:
“使相恕罪,是下吏思虑不周了!”
“不过贼据长江中游,如今又有鲸吞荆南之势。而自古淮南、江左之地,多来自上游荆州。我军如再坐壁上观,恐到时候草军越发势大难治啊!”
高骈的声音里,依旧充满了不屑:
“哼,不过一群草寇之流,你可曾见过流寇能坐住?凭那些大字不识的,连税都收不上来,说坐就坐?”
说完高骈意味深长道:
“劫掠来钱多快?可这钱来得太快啊!再苦哈哈的去征,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那些草军要是继续流动,本相还会觉得有几分麻烦,现在自以为可以上岸了,想在鄂州建制,那就是自寻死路!”
“急什么?”
说完高骈就似乎对这个话题感到了厌倦,话锋一转,问道:
“你今日前来,除了鄂州之事,还有何事?”
裴铏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悲哀。
使相说的对不对呢?
很对!
但草军现在建制,以鄂州为根基,这实际上已经表明这些草军的上层正经历一种重大改变。
是,绝大多数情况下,草寇要想坐在地方上建立根基,几乎都是失败的。
如当年赤眉兵众百万,长安都打进去了,最后不还是在长安呆不住,退了出去,然后被光武伏击,几战而杀帅覆军。
但万一呢?
万一草军在鄂州真就站住了脚跟,那黄巢据说是个落第文人,这种人的威胁可比寻常武夫可怕多了。
但使相却只想着被动等待,难道江淮的大局,社稷的安危,是指望那些草寇自败吗?
这还是往昔那高喊着“拼,拼尽全力!去拼!”的使相吗?
但他知道,自己再说下去,只会引来使相更大的反感。
裴铏原本准备了满腹的谏言,准备劝说高骈,要警惕丹药之害,要重拾往日的雄心,要亲自统兵,遏制草寇……
可现在,这些话,他一句也说不出口了。
裴铏看着那片深沉的黑暗,只感觉团团迷雾,遮住了未来,也遮住了使相的光。
他又想起了吕师用那三个道士离开时,脸上那得意的笑容。
他想起了自己闻到的那股混杂在龙涎香中的腥臭……
一股冲动,猛地涌上他的心头。
裴铏几乎就要脱口而出自己的心里话:
“使相!丹药有毒!吕师用之流,乃是奸佞小人!您不能再信他们了!”
然而,话到嘴边,他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他想起了高骈那越来越孤僻猜忌的性格,想起了之前几个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斥甚至下狱的同僚。
他……终究不是一个勇于直谏的诤人。
他有家人,有前程,他什么都做不了。
“回……回使相。”
裴铏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和沙哑,
“并无他事。只是……只是想提醒使相,秋意已深,天气转凉,还望使相保重身体,切莫因修道而耗损太过。”
这是他所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兵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