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根基(1/3)
舒州,保义军节度使府。
赵怀安接过檄令,拆开火漆,展开细看。
仅仅看了几行,他脸上的笑容,便渐渐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愤怒和鄙夷的冷笑。
信是王铎亲笔所写,内容大概说了一下忠武军因故哗变,裹挟主将张贯北返,沿途劫掠,形同叛逆。
王铎以行营招讨使之名,命令他赵怀安,即刻率领本部兵马,全力追击,并许诺,只要他能平定此次叛乱,便力保他为下一任的忠武军节度使!
“呵……,这狗东西!打主意打我头上了!”
看完后,赵怀安直接将信纸扔在案上,对着堂下同样一脸惊愕的袁袭等人,嗤之以鼻地说道:
“看看!都看看!这就是咱们的行营王门下!麾下精兵哗变,不想着如何安抚,如何反思己过,却想着借刀杀人,让我去与忠武军火并!”
他站起身,在堂上来回踱步,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还许我为忠武军节度使?真是天大的笑话!出了这么大事,他王铎自己都自身难保,连门下侍中这个位置还能坐多久,都不知道!竟还敢在此大放厥词,许我一个节度使的空头大饼!”
“再者说!”
赵怀安猛地停下脚步,怒不可遏:
“忠武军将士为何哗变,我心中有数!无非是被朝廷,被他王铎,逼得活不下去了!而忠武军的老王他们,又是我赵怀安的兄弟,这事是不晓得?”
“而偏偏这王铎让我去追杀这些人,他当我是什么?”
“难道在他眼里,我赵怀安,就是那种出卖兄弟,卖友求荣的小人吗?”
“真真……可恶啊!被人看扁了!”
堂下,看着节帅被气得冒烟,张龟年、袁袭、赵君泰、严珣等一众幕僚,也是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王铎这一手,玩得实在是不高明,也太伤人心了。
不等他们讨论这事,帐外,又一名背嵬,带着甲片撞击声就进来了,手中同样高举着一封火漆密封的公文。
“报……!主公!襄阳行营,又来一封加急檄报!”
赵怀安一愣,心中古怪。
这王铎,又在搞什么鬼?
……
实际上,自王铎发完檄令后,人就冷静下来了,意识到自己冲动了。
本来九月应该是他最有希望收获的一年,他自觉在剿抚两手都抓起来了。
剿的一面,保义军赵怀安部在舒州歼灭草军一部,忠武军张贯部也在安州扎住脚跟,已对鄂州之草军形成夹击之势。
而抚的一面,其进展也比他认为的要更加顺利,他没想到草军仅次于王、黄两人的柳彦章会和他的人接触,谈招降。
但现在却因为自己一句话,就让忠武军反了,连带着宣武军也跑了,这如何不让王铎心碎肝裂?
这几天他一直茶饭不思,辗转反侧,甚至朝廷那边因为不知情,还派遣宣慰来襄阳前线慰问。
这就更让王铎六神无主了,他也是难得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一丝后悔,谈及的确是自己思虑不周,没考虑到忠武军久战疲惫后,非常敏感,最后才有此大变。
但更让他后悔的,还是自己激情之下做的追杀决定。
在朝廷诸藩中,能战的就是忠武军了,而且还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现在不就杀了一个他的信使嘛?
给他们杀!
这返回的八千多忠武军不晓得能干出多大的事来,他一想到这个,心就在痛。
其实他也可以摆烂,毕竟最后就算再如何,他了不起就是去职被贬,但王铎心中还是有点公心在的,不然那么些个门下,他也不会揽这个活了。
他很清楚,朝廷是万万接受不了忠武军叛乱的结果的。
还是那句话,就算他们真叛乱了,朝廷也不能认。
所以后来冷静下来后,他又听说赵怀安和忠武军很多军将有很深的交情,所以就想让赵怀安去劝一劝那些忠武军,所以就又给赵怀安书信一封。
“听说忠武军鹿、王、晋等将与卿有旧谊,又素服卿之威望,卿宜为本帅选一二可委之人,持本帅之手书与鹿、王、晋等将。”
“他等若能率众还归,前犯之罪一切不问,当优授官爵,更加于前。”
“卿是国之大将,国家所倚注,凡本帅素怀,卿之所悉,可仔细晓谕忠武军将等,使其洞然无疑,复为忠义。”
“国家大事,在卿一言也。”
在最后,王铎如是道。
……
赵怀安接到的第二封信就是这么个内容,虽然内容比之前措辞好些不少,但他依旧还在不爽于上一份信对自己的冒犯。
他和忠武军战火中结下的交情,是什么让你王铎认为他赵怀安会去追剿他们?
所以赵怀安都懒得自己动笔,直接让张龟年写了回札,说道:
“使相从南阳移营襄阳,有攘除凶贼之大计,不料忠武军等北奔回乡,此事实属出于仓猝,实非他等良久的本心。”
“昔年德宗朝,李希烈叛据淮西,忠武军守陈许之险,拒叛军锋锐,血染征袍而不退,为保中原屏障立不世功。”
“宪宗讨吴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六十九章 :根基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