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场(2/3)
起都久。
而这些兄弟们又一并上战场,在生死之地奋战,同生共死,这是何等的情谊?
就这样,那名确定战死的保义军骑士的名籍牌被扯了下来,放在了一个专门的案几上。
稍后就会有计吏的人来核查这些名籍牌,确定他的籍贯和所属部队。
在他的部队军籍上,有此人更加详细的信息。
而他的抚恤和恩荫就将按着这些信息送到他的家乡,交给他的妻儿。
……
保义军骑士的伤亡实际并不大,最多的伤亡数字也是来自于刘知俊所带领的二百多骑。
虽然有数十名骑士前后中箭落马,但得益于坚固的大铠,这些人中真正战死的也就是十余人。
再加上其他轻重伤的,此战伤亡拢共不过三四十人。
这么点人,舒州的丁壮们第一时间就按照军衣的颜色将保义军的伤员给运走了。
之后,赵怀安再次下令,草军的也要救,这些丁壮们才开始不情不愿的搬运着草军伤员。
这十日的围城战中,草军并没有全力攻城,所以舒州兵的伤亡大概在八九百人左右。
所以被征发出城的七八千舒州丁壮自然不会各个都和那些战死的子弟有关系,但他们的情感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他们本身在城里好好过着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事要做,自己的生活要过,然后这些外乡的草军就杀来了。
所以这些舒州丁壮们能对这些草军伤员有好脸色?
不过这会不晓得哪个坏种建议的,那些保义军的骑士竟然开始在战场上跑马吆喝,喊着要对草军一视同仁。
这话听的那些舒州丁壮们直撇嘴,但说到底,这仗也是人家打的,没准人家保义军要把这些草军卖个好价钱呢?
他们一些朋友、亲戚有从过军的,也多少听过官军惯会卖这些俘虏,而且听说价格还很便宜。
于是一些舒州壮丁们也动了心思了,用他们在战场上偷偷摸摸抠下的钱,然后买一个草军俘虏回家做活,那他们也能翻身做老爷了。
美事啊!
这念头一这么转变,舒州丁壮们还真就开始轻手轻脚了,毕竟谁不心疼自家的物件。
……
在保义军、草军的伤员得到先后的救援后,大部分的舒州丁壮实际上在干打扫战场的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回收战场上的武器。
这些活主要是保义军的骑士们带着他们做,其中优先回收完好的弓、弩、枪、刀,检查弓弦是否断裂、步槊头是否弯折。
完好的就放在一个大车上,后面等保义军的主力抵达舒州后,会有专门的人来保养这些武器,使这批物资能满足列装的要求。
而至于破损的,如断弓、卷刃刀,也会被集中堆放,保义军后面会以市面价格雇佣舒州城内的铁匠们帮忙熔锻这些武器,帮忙修复破损。
实际上,赵怀安也可以等到桐城的主力抵达后再弄,因为大营就要铁匠,而且技术不仅比舒州的更好,人员也更多。
毕竟保义军的工业能力是赵怀安转战多少地方攒下来的,又习惯于军工生产,当然比舒州这个小地方的作坊铁匠们优秀多了。
但赵怀安还是让舒州人做了。
因为他需要和舒州的本地人建立联系,其中最简单快速的办法,就是和舒州人产生经济上的联系。
那些铁匠们接了保义军的单,自然得听保义军的,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
控制一个地区,不一定是要靠打下来,也不完全一定要走上层政治线,中下层的经济控制,同样是手段,而且更加隐蔽。
而在回收兵器的一个大头就是箭矢了。
战场上使用过的箭矢,如果箭杆未断、箭镞可用,会重新整理捆扎,再次使用,而折断的箭镞也会被搜集起来重新熔炼。
至于草军的装备也是一样的。
李重霸部作为草军的主力之一,麾下各营大部分列装的还是从各州县武库中缴获的装备,所以和保义军的装备形制是一致的。
他们的装备也会被搜集,坏的部分则被拆解成部件。
总之打扫战场就是一个枯燥的活,几乎就和蚊子腿上刮肉是一样的。
除了回收兵刃之外,由保义军亲自办的就是接受草军的辎重了。
其中包括草军留在大营的粮草、帐篷、马匹,这些物资肯定是不会让舒州军来清点的,所以赵怀安只能先将这些军资封存,然后等后方主力抵达再进一步清点。
这些物资也不是说就一股脑全部入库的,还要进一步清点,按照军资的品级入库。
比如粮草需检查是否变质,马匹优先挑选健壮者补充骑兵,受伤或老弱马匹则作为“役用马”,用于拉运物资。
随后就是草军大营内的财货了。
李重霸部自分兵以来,先后克蕲、黄二州,除了蕲州城未克,余邑皆陷。
所以很自然的,保义军这一次又发了大财。
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但两个州加上舒州半个州的财富汇聚于此,其数字不想可知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场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