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机锋(1/3)
队伍继续行走,只是多了十来名邋遢的游侠、浪荡,他们簇拥着杨行密,走在队伍中,身位甚至距离高骈不远。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谁都晓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在等着他们。
而一些追随高骈很久的老将,尤其是一些党项人,这些人头发都已经花白了,甚至早年随高骈在长武的一批都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但这会依旧硬朗坚挺。
这些人也是对杨行密最友善的,很显然,他们也从杨行密的身上看到了他祖父的影子。
甚至有两个老武士还忍不住恍惚喊了一句“阿密”,而杨行密也恭恭敬敬应着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杨行密的,其中就包括赵怀安的队伍中的陶雅。
他已经看到田頵、台濛几个人在入了队伍后和他示意,可陶雅都当没看见。
只因为此时的陶雅内心中只有一种被愚弄的愤怒。
他好心向节帅引荐这些乡党子弟,一方面是的确人才难得,能壮大保义军,但更重要的不还是想给昔日伙伴们一个前程?
他和刘威都是去过长安的,他们晓得保义军,或者说,就是节帅,现在的背景和实力已经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现在保义军在大扩军,谁都想在这个过程中扩充自己一系的影响力,而不可否认,在军中,以乡党、地缘为划分的山头是最直接和显眼的。
在新一轮的扩军计划中,保义军内外衙军将全部编满,其中每个都从原先的三四百人直接扩编到千人。
也就是说,以后的保义军虽然还是内外八个都,但实际兵力已经是内外八个军的规模了。
其中,保义军将从庐州籍吏士中扩充三千兵额,直接占据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军中都晓得节帅之所以将寿州、庐州都分了三千兵额进来,就是为了借此彻底整合三州的兵权。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寿州、庐州籍的军将很快就会在幕府有一席之地,再不像此前一样作为光州籍和保义军老元从的背景板。
而在庐州籍中,就属他和刘威资历最深,都是从节帅的帐下都出来的,又得节帅信任。
所以他和刘威都想着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拉过往兄弟进保义军,也同时让他们这个庐州系人才济济。
其中杨行愍,哦,现在人家叫杨行密了,就是他和刘威都非常看好的,甚至觉得隐隐能有大前途的。
所以他们到光州后,在晓得军中要扩军了,就让杨行密带着过往兄弟来光州做准备。
他们作为保义将是有举荐人才的特权的,这种人才直接走快速通道,举荐到节帅面前。
在其他人还需要在底层打转磨炼的时候,能被举荐到节帅面前,可以说是天大的机会了。
所以刘威和陶雅自觉对过往兄弟们是够义气的了。
可他们怎么做的?直接跑了!
这让他们在节帅面前真的是尴尬到了极点。
但当时他们也能理解,毕竟人各有志嘛!现在想不通,以后总有想通的时候,只是那个时候发展就不会如现在好了。
可这杨行密怎么做的?
竟然带着一帮过往兄弟出现在了寿州,拦下节帅和高使相的仪仗,毛遂自荐!
如果说你投募节帅也就算了,可你却当众投到了高骈那边,这是何等羞辱人?
你们一群庐州人,本就是保义军辖下,然后又在保义军的另外一个辖区当着节度使的面,去投了另外一个节度使。
这是干什么?告诉天下人,我保义军不值得投募?我保义军连麾下豪杰都不能收?要使得他们去投往他处?
甚至啊,你杨行密要是直接去扬州投也就就算了,只能说兄弟们做不成。
但你竟然当着节帅和高骈都在的情况下,去投了别家,那就该死了!
陶雅也是帐下都出来的,所以很清楚这一次节帅专门跑来寿州迎高骈是有很重要的谈判的。
而现在,这种近乎是羞辱的投募,直接让我保义军在人家面前矮了一头!
这已经不是什么兄弟情义的事情了,而是我保义军的军国大事,甚至关系到江淮数百万人的生死。
虽然这杨行密也可能是无心的,但论迹不论心,这以后别提什么兄弟了!
没兄弟这么做事的!
兄弟和你心连心,你和兄弟动脑筋!
此刻,陶雅只祈祷这件事不要太过于影响主公的谈判,不然他一定什么事都做得出!
……
那边人群中,赵六也厌恶似地瞥了一下那些庐州人,心里怒骂了句“不识好歹”,然后就笑着对旁边的鲜于岳三人说道:
“老岳,额们真的有太久没见了哇。去年寄给你们的新茶你们喝到了吗?
“哎,你们不从光州过,不然能见到大郎的儿子了。”
“还有啊,额们也去了长安了,也就那样吧,倒是大郎结婚那天才叫热闹,只是可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机锋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