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功(3/3)
此时赵怀安还没意识到这五人出现在这里的严重性,这会还给这些人点头呢,还给高骈恭维道:
“使相才叫得人,我看天下奇士都要尽入使相彀中啊!人才济济,人才济济啊!”
可赵怀安说万这话后,却发现张璘在那不屑撇嘴,心里就不高兴了。
不是,你张璘谄媚的时候不比咱赵大还谄媚?我以前不挑你理,现在就对咱赵大撇嘴了?
这对吗?
但旁边的高骈听了赵怀安的话后,却高兴地哈哈大笑,他拍了拍赵怀安,然后先将后面两位看着就贵的两将介绍他:
“这两位一个是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一位是左武卫将军刘秉仁,两人都是田中尉给咱派的左右手,后面浙东平叛和草军对战,都需要仰仗二人呢!”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懂了,合着这两人是田令孜派来的人啊。
这个田令孜是真的什么都要插一手,西川都已经是他自留地了,朝廷也是他一言堂,现在连淮南他也要插两个棋子。
不过赵怀安虽然觉得腻歪,但又和他关系不大,真难受也是高骈难受啊!
嘿嘿,得这样给老高上上眼药。
不然这老高空下来,指不定就琢磨自己了。
其实赵怀安对于和高骈的关系是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的。
其实日后的宋太祖一句话就将权力的本质给道出了,那就是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
他的保义军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靠得太近了,近到互相都能闻到对方的鼻息。
现在草军势大,他和高骈还能有一个蜜月期。
另外一点是,现在高骈还是东面诸道都统,所以本身也是赵怀安的上司,所以他还能对他赵大存在心理优势。
可赵怀安却不是个没出息的,他以前给高骈做手下,现在还给高骈做手下,难道以后还给老高做手下?
那真是这样,自己岂不是白创业这么久了?
所以赵怀安很清楚,随着他在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开始拓展势力,他必然要和高骈直接发生冲突。
到时候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就需要赵怀安的智慧了。
所以此刻看到高骈这边还有两个田令孜的钉子,赵怀安那叫一个高兴。
他这边恭恭敬敬给两位神策大将行礼,那边高骈好像没什么反应,又开始介绍了后面三个道士,这一次他语气恭敬太多了。
高骈对赵怀安道:
“此三人是我在颍州遇到的三个异人,皆有大跟脚,大功德。”
“你随我一起呼‘磻溪真君’、‘赤松子’、‘葛将军’也。”
赵怀安懵懵的,不晓得这三人何方神圣,便也从高骈说的,口呼此三人法号。
但那边三名道士却不敢托大,恭恭敬敬给赵怀安行礼:
“山人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见过节帅。”
不得不说,三人卖相好,说话也恭敬好听,让赵大直以为这三人也是和老道士朴散子一样领了度碟的人物,下意识问了句:
“三位仙长既通玄理,想必也是领了朝廷度牒、受箓传法的有道之士?不知三位是在哪一年受的箓,又承哪一脉法统?”
赵怀安这话问得自然,语气里带着几分对“有道之人”的敬重。
毕竟此幕府中朴散子,便是持有度牒、传承清净法脉的真道士,做起科仪来,那是一个专业。
他见吕用之三人举止端方、言语谦和,便默认他们也有这般履历。
吕用之三人闻言,神色微滞,随即又恢复了恭敬模样。
吕用之上前半步,拱手答道:
“节帅谬赞。我三人虽潜心修道,却未曾有幸得朝廷颁赐度牒,受箓之事亦未敢妄求,只因早年隐居深山,专研符箓、炼丹之术,鲜少与官府打交道,故而未循这官方仪轨。”
张守一在旁补充道:
“我三人所修,多承民间符箓一脉,研习驱邪、祈福之术,虽无明确法脉名号,却也是遵循‘道生一、一生二’的根本法理,不敢偏离正途。”
诸葛殷也躬身笑道:
“节帅若问修道根基,我三人倒可坦言。吕兄精于‘五雷符箓’,能呼风唤雨以济农事;张兄擅‘奇门遁甲’,可辨方位、断吉凶;某则略通‘丹道’,能炼些强身健体的丹药。”
“我三人虽无度牒、法脉之名,却也愿以微末道行,为使相护佑一道安宁,为百姓消灾解难。”
说着三人齐唱“无量天尊”只一副有道高功的样子。
赵怀安也不懂这些,连忙回礼,吹捧“高义”二字。
那边张璘、梁缵等一干人自不用介绍,而那五个大豪商高骈也没有要介绍的样子。
他拍了拍赵怀安,对他道:
“行了,先去寿州吧,我在你这休息一日,明日我就要回淮南了。”
然后高骈就意有所指,笑着对赵怀安道:
“想必你也有很多事要和本公说吧!不然你能这个天在渡口等我这老汉?”
看着赵怀安微微发窘的脸色,高骈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和赵大在一起,高骈的确越发爱笑。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功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