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沙落雁(2/3)
水灾发生。”
“不过这几年,霍山倒是风调雨顺,没有水涝发生。”
赵怀安点了点头:
“老天给面子,咱们也要居安思危,你后面把霍山的沟渠情况都走访一下,到时候我要召集三州十四县的县令们去幕府议事,先给你说一下,你好好准备。”
孙滂点了点头,以为是赵怀安想要加固堤坝防洪涝,所以就补充了句:
“节帅,咱们霍山水涝虽然和水利情况有关,但也不是全部相关。下吏也在霍山干了许久,这情况多少是了解的,很多时候都是大别山山洪导致的。”
“而下吏也看过霍山县志,在早年的时候,咱们霍山也没这么涝,不过自从山里人开始种茶获利的时候,洪涝就多了起来。”
赵怀安听了这个,顿了下,觉得孙滂观察到的这个好像有点道理。
以前不种茶的时候,山里自然都是树,现在山里人都开始种茶了,自然是要把树给砍掉留山头给茶树,这种林木破坏自然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得山洪出现越发频繁。
当然这种判断符合直觉,却不一定就是事实,毕竟降水量是和气候相关的,林木砍伐多少,又到底产生哪些影响,倒真不好说。
他也不会因为这样一句话,就去下令把山里的茶园给停了,毕竟关系到这么多人的利益呢。
那边孙滂自不晓得自己政治不正确了,连忙带着赵怀安就要介绍迎接的这些父老。
然后就看见赵怀安翻身下马,快步上前,亲自将为首的几位年长的父老扶起。
他望着这些平均年龄都有他三个大的老汉们,连呼:
“诸位乡亲父老,快快请起!赵大今日归来,不过是回乡祭祖的游子,怎敢劳长者们在县界迎候?”
赵怀安的声音从胸腔发出,深邃有力,虽然温和亲切,却给所有人一种威严大气之感。
而他的这番举动,也符合儒家文化对于上位者的要求,所以瞬间就让这些霍山父老们如沐春风。
而一些排在后头的,甚至偷偷抬眼打量着这位寿、光、庐三州最有权力的男人。
只见节帅身材高大魁梧,那一身赭黄袍更是将他衬托的猿臂蜂腰,力拔山兮的盖世气势就这样扑面而来。
可只要再细看节帅的眉宇间,却依旧带着他们熟悉的,也是霍山子弟特有的那份质朴与坚毅。
这是咱们霍山养出的娃子,也没忘了咱们霍山的根。
这个时候,一名赵怀安他们坞璧旁边的一位村正已经激动得红温了,上一次赵怀安给祖父、父亲修坟的时候,此人就带着本村的棒小伙来帮忙。
此刻,这名村正太激动了,桃花村的老赵家也太有出息了,他激动道:
“节帅是我霍山百年来出的最大的人物!此乃光耀门楣、荫庇乡里的大喜事,我等理当恭迎!别说是走这三十里路,就是一百里,三百里,咱们霍山人都愿意迎啊!”
赵怀安哈哈大笑,感受到了家乡父老对自己的尊重和隐隐的期待。
他笑了笑,人家给自己这样的情绪价值,自己自然也要投桃报李,不仅是什么与有荣焉的荣誉,更得是实打实的好处。
于是赵怀安转过身,高声对后头喊道:
“赵六!豆胖子!”
豆胖子和赵六二人已经下马牵着缰绳,看着赵大被家乡父老爱戴的样子,心里高兴。
这会听赵怀安喊到,二人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连忙出列回应:
“末将在!”
赵怀安手一挥,声音传遍人群,豪迈道:
“今日我赵怀安荣归故里,与民同乐!凡今日前来相迎的霍山父老乡亲,每人,赏铜钱一百文!”
“六十岁以上老者,加倍!”
“家中有子弟在读书的,再赏绢一匹,笔墨纸砚一套!”
“哗……!”
此言一出,人群瞬间就炸开了锅!
一百文钱!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已经不是小钱了,足够一家几口人半个月的嚼用了。
而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二百文钱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更不用说对那些读书人家庭的额外赏赐,那绢布和笔墨,在如今这物价飞涨的年头,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节帅仁义!”
“赵大是大好人啊!”
有人如是道,然后被旁边的人给骂了,于是也跟着喊着:
“节帅仁义!”
全场的百姓们,都爆发出比刚才还要热烈百倍的欢呼声!
他们纷纷跪下,拼命地磕。
这些此前还是被强迫拉着来迎驾的霍山百姓们,这会脸上已经笑疯了,黝黑的脸上满脸褶子,一笑就是一口老黄牙。
赵怀安一边陪着笑,一边和这些乡党们握手。
在他的身后,豆胖子带着一队亲兵,抬出了几口早已准备好的大箱子,打开箱盖,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一串串崭新的开元通宝。
前头赵怀安走过去握一个手,后头豆胖子就拎一串铜钱塞了上去。
而全程都有披甲武士们隔着路人,每轮过几个,才放几个,所以场面虽然热闹,却丝毫不乱。
赵怀安这一刻颇有点老六带着小娇妻回苏北老家,给全村老人发万元红包的场景。
实际上,赵怀安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要让所有的霍山人都知道,他赵怀安发达了,而且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其实吧,在他这个位置,一切行为都是信号,一切行为也会被人解读。
当他成为淮西三州的绝对核心时,不管他说的做的,见的,吃的,都有无数人苦心去琢磨,就是为了能一朝得赵大欢心。
赵大对这种情况自然也非常清楚,所以他
乱清小说提供了痴人陈创作的《创业在晚唐》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沙落雁在线免费阅读。